鹤北小学2020学年第一学期学生成长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闵行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年规划为依据,夯实学校德育基础工作,培育校本德育特色项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各类主题活动与社会实践中,同时以“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为导向,构建“自然、社会、学生成长”内在相通的学校日常生活节律,聚焦学科教学与班级活动的综合融通,进一步提升学校德育团队的综合育人能力。
二、工作目标:
1.扎实开展行规教育,树“爱劳动、知节俭”之风
2.优化主题教育活动,传“红色基因”扬“传统文化”
3. 深化四季综合活动,享“生活节律”乐“校园日常”
4. 丰富新型共育机制,聚“各方之力”创“和谐生态”
三、具体工作:
(一)扎实开展行规教育,树“爱劳动、知节俭”之风
1. 夯实学生行为规范守则和文明礼仪教育。以《小学生行为守则》与《“365指南”行为规范校本课程》为依托,结合劳动教育与勤俭节约教育活动主题,以实践活动为抓手,本学期以“勤俭节约不浪费,热爱劳动勤实践”为主题,每月、分年级、有侧重点地展开行规专题教育,评比检查,反馈表彰。
月份 |
目标 |
周次 |
常规训练要求 |
实践活动 |
9月 |
争做“节粮小卫士” |
第1-4周 |
•用餐时不挑食、尽量把饭菜吃完。 •汤喝多少盛多少。饭吃多少添多少。 •外出就餐能按需点餐,如有剩余自觉打包。 ★看见浪费粮食的现象能制止,做好监督员。 |
◆画一画、写一写一粒米的产生过程。 ◆能积极参加田间劳动,多参观、体验粮食生产过程。 |
10月 |
争做“节水小达人” |
第5-8周 |
•随手关紧水笼头。 •饮用水不浪费。 •不在厕所玩水。 ★看见没关紧的水龙头主动将水笼头关紧。 ★看见浪费水的现象能制止。 |
◆创编节约用纸的儿歌童谣。 ◆记录分享校园和家庭节水小妙招(图文结合)。
|
11月 |
争做“节电小能手” |
第9-12周 |
•避免“长明灯”,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 •教室人少时,关闭部分灯;光线充足时,不要开灯; •在家中,主动提醒父母节约用电。 ★看到不必要的开灯请随手关闭。 |
◆了解一度电的作用和节约用电的好处。 ◆设计节约用电创意海报。 |
12月 |
争做“节纸小标兵” |
第13-16周 |
•减少使用餐巾纸等一次性纸制品,多用手帕、抹布等。 •收集有空白面的纸做草稿。 •节约打印,提倡双面打印等。 ★能思考节约用纸的好办法并带动他人一同坚持。 |
◆探究一张纸的作用。 ◆记录分享节约用纸小窍门(图文结合)。
|
1月 |
总结 阶段 |
第17-19周 |
总结;结合寒假活动开展劳动实践。 |
2.积极开展校园垃圾分类行动,制定相关的投放要求及班级、个人评比检查规则,让垃圾分类的意识与规范在学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持续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形成绿色校园新风尚。
3.重视家庭岗位及班级小岗位建设,树立优秀典型。继续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工作,通过班级活动、小队活动等途径,做好在校园、在社区、在公共文化设施开展的志愿活动,提升劳动能力,感悟志愿服务的内涵与价值,激发奉献精神。
(二)优化主题教育活动,传“红色基因”扬“传统文化”
1. 深入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实践,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结合假期学四史研学活动,利用开学典礼、升旗仪式、各类主题集会等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扎根校情与学情,与仪式教育紧密结合,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地、落实、落细,成为真正拨动学生心弦的情感滋养。
2. 充分发挥“小不点”校本特色德育活动效能,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进小不点民俗日系列之“中秋节”、“冬至节”和“春节”的专题活动中,组织好读书节和科技节等特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文化素养。
3. 提高艺科体工作质量,巩固良好发展态势。组织学校体育社团积极参加各类市区级联赛活动,支持推进我校啦啦操社团和足球社团活动,壮大我校的体育特色项目;有质量地开展各类艺术社团活动,精心组织学生参与各项区级比赛及汇演,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多元发展,优化校园艺术教育的环境与氛围。同时以科技特色项目创建为动力,丰富科技教育内涵,提亮科技教育特色,积极组织有特长的学生参加区科技创新大赛、模型节活动等。
(三)深化四季综合活动,享“生活节律”乐“校园日常”
进一步思考和挖掘节气、节日与学生成长的关联,以秋天和冬天自然季节的变化为主线,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模块,继续深入学校“享秋之果”和“赏冬之暖”两季生活内容,将四季活动与学科知识、生活经验、家庭教育等各个方面融合,主题式推进。学校在顶层设计框架的时候,给年段和班级留出自主创新的时空,鼓励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一起结合本班特色进行智慧创生,根据班集体的特点、学生个体生命的特点规划有班级特色的实施路径,让四季综合活动在每条年级、每个班级、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不一样的体验与收获。
为了弥补四季综合活动开展过程中“节气”味道缺失的现状,实现“综合融通、全息育人”的追求,班主任老师负责校级活动的班本化特色推进,各学科教师根据不同年段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适当地拓展,来丰富节气文化的内涵。通过定制的“24节气”校本课程,让每个班级在专题教育时间开展应时应景的节气认知,并通过探究型课程进一步深入学习,打通校园生活与自然的联接,增强学生对自然的观察与感知,促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感悟。
(四)丰富新型共育机制,聚“各方之力”创“和谐生态”
1. 始终重视家庭教育常规工作。认真组织新学年的一年级新生家长学校活动,积极开展每学期两次的分年级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完善“致菁大学堂”校本课程实施纲要,在一年级新生指导手册的基础上,分年级细化、丰富与创新家长学校学习内容,探寻更有成效与特色的实施路径,真正形成区域辐射影响力。
2. 及时成立一年级新生家委会,确立校级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新成员,壮大更新校级家委会队伍,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整合各年级的优质家长资源,结合本学期校园开放日和主题节等活动,灵活统筹“家长微课程”活动。挖掘更多校外实践活动平台,拓宽学生的活动视野,提高生涯教育校本特色课程活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从而促进新一轮鹤小好家长的评选与表彰。
3. 招募一支热情活泼、积极向上、乐于奉献、阳光正气的学生志愿者团队,与心理辅导员、教师志愿者和家长志愿团代表一起,组成鹤小“You are my sunshine”团队,致力于“阳光系列”常规辅导活动的生动开展,严格保障“阳光小屋”、“阳光信箱”、“阳光之声”、“阳光晨语”等栏目活动的落实,成为营造阳光校园的爱心纽带。
4. 根据不同年级相应的主题,定时、定点、定人,有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及时跟进、检查与反馈。继续推进《“小不点”与未来有约》职业启蒙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注重生涯足迹手册的利用反馈,同时挖掘班级特色资源,寻求拓展每条年级的课外职业体验活动,提升课程质量与实效。
鹤北小学学生成长部
2020.9
相关信息